您现在的位置: 新泰市汶城中学 >> 教育科研 >> 教研活动 >> 正文

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作者:wczx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21 更新时间:2015-05-17

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泰安市创新课十二年回顾

孙明霞

我市从2003年开始举行第一届创新课比赛,转眼十二年过去了,我们的创新课也举行了十二届。十二年,一个初生的婴儿业已成长翩翩少年,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我们的创新课十二年,也由最初学习新课标开始,逐渐清晰了探索思路,有了准确的定位——通过创新课系列活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领全市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有效促进师生生命的健康、和谐发展,建设幸福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回顾十二年“创新课”历程,可以说是走了一条“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创新课的缘起

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的九十年代后期,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 ,随后出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于2001年开始在少数实验区开始实验。我市大概是在2003年义务教育首先进入新课改,2007年普通高中进入新课改。

2002年,我们国家虽然只是部分地区(实验区)进行课改,但新课改势在必行,只是早晚的问题。在我市还没有开始全面实施新课改,对学校进行新课标的学习也没有统一安排的情况下(当时,由于新课改刚刚起步,就如何开展新课改,如何改变课堂教学,包括领导到老师在内的众多教育工作者思路并不是很清楚,上级的培训也只是面对少数人),有的学校就抓住先机,提前开始组织老师学习新课标,让老师从心理上开始认识新课改,走进新课改,从观念上先行转变。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是做的较早的学校。他们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提前和书店预订了各学科的课程纲要组织老师学习,并在全校举行了“新课标学习沙龙”、“新课标给我的新启示”演讲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学习的基础上,让老师们把对新课标的学习转化成课堂行动。为了推动老师们运用新课标理念设计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与酝酿,于20026月中旬举行了首届课堂教学创新评比活动。据了解,为了给这次活动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学校领导和相关干部就经过了多次讨论,最后确定为“课堂教学创新奖”(简称创新课)。当时,附中提出,既然是“创新课”,就要有别于传统的优质课。优质课重视教学设计的完美和教学过程的完美呈现,突出的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设计能力,也包括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效果。创新课,就是要打破“完美”——时间不一定刚刚好,任务不一定恰好完成,不要求必须把学生教到“没有问题了”,但必须有所改变,可以是教学设计的改变,教学形式的改变,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学习方式的改变等等。在当时来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还比较难,因为老师们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那就重点在教学形式的变革。评选的时候,就突出看老师有没有改变,课堂有没有创新。经过老师们自由申报参加、评委听课评课,最终两名教师(一节语文课,一节政治课)获得了“课堂教学创新奖”。同年11月,附中又在此基础上举行了“创新型课堂教学活动周”,分别开展了“创新型课堂教学”公开课、“创新型课堂教学”笔谈、创新课堂演讲会、教学工作推进会等系列活动,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附中关于创新教学系列活动的举行,对全校老师参与学习新课标、积极改进课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市反响也很大。时任我市教科所长的张兴华、副所长于文泰应邀参加了附中该系列活动中的部分项目,深受启发,觉得这一行动可以借鉴到全市教学改革中来,以此推动全市各校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应用。于是,经过筹划,在2003年春天,泰安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市创新课评比,由此开启了我市创新课的发展之旅。

二、创新课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由实验区走向全面普及,每年创新课的评比也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而逐渐明确了任务:借助“创新课”的平台,推动全市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落实,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无法通过一种固定的课型或模式来实现,也就没有固定创新课的模式或程序,活动时也没有分学科进行,而是打破学科与年级的界限,将各个学科老师放在一起进行。不固定模型或程序就是想尽可能给老师们更多创造、创新的空间,充分挖掘老师们的潜能,也使得创新课如百花齐放。老师们的听课也不分学科学段,鼓励老师跨学科听课,吸收不同学科教学的优势特长,丰富、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由此寻找课堂教学规律性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张志勇副厅长主导的“山东省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也由点及面全面推开。2005年,新上任的市教科所所长强光峰非常重视创新课的开展与作用的发挥,多次召开部分骨干教师座谈会,将我市开展的创新课评比活动与全省开展的创新教育实验结合起来,吸收借鉴了省创新教育实验的研究成果,将创新教育的观点融入到我市创新课评比的标准中,丰富了创新课的内涵,并逐渐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过去的讲课比赛,增加了说课、答辩环节,这对老师学习新课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比赛的基础上还组织“创新课”一等奖获得者到乡镇学校举行“送课下乡”活动。这项活动深受基层学校的欢迎,很多农村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较少,市教科所就把“创新课”送到农村学校,并请专家教师点评,对扩大创新课的影响、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这期间,市教科所积极组织老师总结创新课的特点,并推荐部分获得市创新课一等奖的老师参加了全省创新教育课题实验举行的创新课比赛,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创新课在全省的影响,带动了我市名优教师的成长和创新教育实验在我市的全面展开。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以及新课标的重新修订与完善、我市幸福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教师专业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市创新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与完善,以此引领全市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进入“十二五”以来市教科所工作的一个重点项目。市教育局领导对创新课的开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分管该项工作的副局长徐炳伦同志亲自参与了2014年创新课评委工作会和“创新课”送课下乡活动,对我市创新课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任教科所长郑洪岩为了进一步发挥创新课在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创新课的内涵,多次邀请全市部分学术委员、优秀校长、科研人员和骨干教师举行座谈会,商讨新形势下创新课应有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对创新课的开展采取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的策略,结合大背景下不同时期的教育发展需求,结合我市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每年创新课的主要内容,力求将创新课评比活动打造成针对教师专业成长和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系列研讨与培训活动,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创新课的定位

近年来,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也不断总结,创新课究竟是什么、怎么做、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会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思路。

1.创新课是什么

在改革开放后素质教育30年、课程改革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结构,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注入了活力,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魏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六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或者“10+35”教学模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学案导学)……各种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教学模式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针对课堂教学,要么给出了具体框架(结构)的要求(如三三六,学案导学,几步几环教学法等),老师们只要按照这些结构进行操作,很快就能掌握这种模式,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么给出环节设计的具体要求(如情景教学,尝试教学),强调教学中突出某个方面的重点。目前,还有些学校直接以新课标中的要求为关键词,提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教学”等教学探索,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的“创新课”是什么?

经过多次研讨、反复论证,我们认为,无论最初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课堂教学创新”还是现在每年进行的“创新课”评比,“创新课”既不是一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种课型或者课堂结构,而是一种理念,她要求老师们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要求老师们具备“创新”的思维,能不断发现并革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先进的手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由此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创新课”也是一个过程,是老师们不断学习进而不断改变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的求索过程,是老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进而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的过程,是通过教学的改变实现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创新课”不限于某个学段某个学科,也不限于新授课、实验课还是复习课,对老师使用任何一种教学结构或模式没有统一的规定,鼓励老师广泛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手段,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实际,创造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等全面引入国内并产生重大影响时,我市为推动老师积极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在2014年的创新课评比中,把“翻转课堂”理念作为一项要求纳入评价体系。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如何改进课堂,我们始终坚持的一点是,要突出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突出对人的培养,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强调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真正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来设计教学。

2.创新课怎么做

最初举行的“创新课”评比,是通过各县市区(学校)自主报名、比赛的方式,推荐到市里参赛。市教科所为鼓励老师的课堂创新,在制定创新课评比标准的时候,重点突出“创新”二字,看老师们的课堂是否有创新。最初在电脑多媒体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为推动老师们积极学习电脑的操所与使用,规定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把电脑的应用作为一条硬性指标。同时,结合以往优质课的评比标准,对课堂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师基本素质、课堂达标程度也有相关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创新课标准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较多,这一方面推动了老师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体现在课堂中,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探索、大胆改革的优秀教师,无论在校内还是全市都产生了积极地影响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为了在课堂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有些老师平时很少进行小组合作,只是为了评比而临时组建小组,把“前后、左右讨论讨论”当作合作的主要形式,甚至把“小组讨论”当作调节教学时间的灵丹妙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创新”,自己不会使用电脑而临时找人(甚至花钱请人)帮助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需要专人帮助操作电脑,也由此使得部分老师对电脑产生较大的依赖,一旦上课中电脑出现问题,课就无法进行下去;还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创新”,课堂使用了众多的“道具”,教学手段花样迭出,声光电同时使用,导致学生眼花缭乱,这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教学,失却了创新课的本来意义。

为充分发挥创新课对教师发展的引领作用,尽量克服创新课评选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从2014年开始,市教科所重新调研,组织学术委员多次研讨制定了新的评价标准,把原来的单一评选活动变成内容丰富的系列培训活动:在原来理论测试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培训,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泰安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为所有报名参加比赛的老师做专业指导,提高老师对创新课的认识;在原来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专家现场评课,目的在于让参赛老师以及听课老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纠偏,真正发挥创新课应有的价值;在过去送课下乡的基础上,不仅有获奖教师的示范课和专家评课,还增加了现场学校教师参与的同课异构,以及现场教师的讨论、点评,使“送课下乡”活动更加丰富,效益更大。

今后的创新课,不仅要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炼,还计划召开“创新课”研讨会、“创新课”经验交流等活动,使我市创新课效益最大化。

四、创新课的价值

根据前面的分析,既然创新课不是一种模式也不是一种课型,而是一种理念、一个过程,那么,创新课究竟要发挥怎样的价值,我们经过研讨,认为创新课应具备以下功能。

1.鼓励老师广泛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流派和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设计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课

尤其是当前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研究成果,如生命教育、创新教育、新教育、新基础教育等研究成果要积极吸收借鉴,融入课堂创新中;同时也鼓励老师借鉴那些比较成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打造个性化的课堂。

2.借助“创新课”的开展,培养我市优秀教师队伍,引领更多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评比不是目的,改变、创新、发展才是目的

由此,我们期待借助创新课活动的平台,将创新课打造成系列教师培训活动。评比前的培训,意在指导老师学习教育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改革;上届创新课示范课,为老师树立典范,拓展老师的视野,为课堂教学创新树立榜样;评比中的培训,着重通过教学过程以及课后的点评、交流,让老师们即时发现问题,丰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评比后的点评、培训,通过“送课下乡”和“创新课研讨会”的方式进行,一是让更多乡村教师不出家门也能听到优质的创新课,学习到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二是对执教老师来说,外出送课也是一个重新思考、加工和提炼的过程,推动优秀教师不断走向成熟,成为有特色的老师;三是通过研讨会促进各级部门以及所有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提炼总结,形成经验,进行研讨交流,在不断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智慧,提高对创新课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市教科所及各学校一方面要重视教师对课堂的研究,以课题研究方式研究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开展读书学习、课题研究、反思写作等形式,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二是要大张旗鼓表彰优秀教师,鼓励老师大胆创新,发现、发展教师的创新潜能,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为全市素质教育的实施、幸福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3.通过创新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驾驭课程的能力

每届创新课力求突出一个重点,重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落实。比如,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活化,这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关键,我们在2014年进行创新课评比中,就提出把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当做重点,同时倡导“翻转课堂”的应用,以此推动老师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和应用。在标准的制定上,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智慧的生成,学生生命的成长。今后的创新课评比,依然还要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这是落实国家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的必然选择。课程资源的整合,包括对文本资源的活化、重组和补充,包括对各种生活资源、网络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还有教师自身和学生自身的资源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不可忽视。在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真正落实好国家课程。

4.通过教师对新课标的落实,扭转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活动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能力、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究热情,实现生命的健康成长

鼓励老师们大胆变革,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改造、重组、补充教学内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突出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真正实现由教学方式变革带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机械训练、背诵记忆变成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展学习领域,让学生不只是在课堂学会学习,也能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高在课堂之外多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智慧发展和生命状态。

5.激活我市教育教学改革氛围,形成我市浓厚的教育科研文化,推动全市中小幼教育教学改革

将创新课评比的系列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平台,鼓励老师们加强合作与研究,在反复磨课中强化老师们的课堂研究意识,形成学校的教育科研文化,进而形成全市教育科研文化,引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发展,推动全市教育的发展创新。

五、创新课的理论支持

任何活动的开展,其背后都有科学的理论做支撑。我市创新课系列活动的开展,借鉴了众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使得我市创新课的内涵逐渐丰富、成熟。而各种先进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都指向对人的培养,即师生生命的健康和谐发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作为总抓手,结合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展开活动

《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国家课程纲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相吻合,可以作为我们开展创新课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支撑。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对学生学习行为及学校效果评价的依据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自己。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落实新课标、改变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

陶行知在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3)教育具有终身性。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过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的“六大解放”观点对我们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生命教育的观点,作为整体教学设计、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导航

在我国,生命教育的起步较晚,较早提出对生命关注的是肖川教授、叶澜教授等学者;张文质是我国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提出“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教育是慢的艺术”的观点,现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的实验参与者,取得了显著效果。他提出,生命化教学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与兴趣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它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不是单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而是在使学生具有正常的情感体验,具有真善美的人格,个性充分发展基础上,给予教师职业生命的满足。使师生双方生命都得以生成,实现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生命教育观。叶澜教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她提出教育的生基础观包含三方面内容:(1)主张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2)认为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生成的过程。(3)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的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基于上述理解,叶澜教授把“新基础教育”的宗旨定位为: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

6.创新教育的主要观点,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支撑

创新教育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先生主持的全省性的课题研究,已经历时十多年,取得了突出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创新教育提出: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建立必选与自选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建立多元评价和管理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基本观点。

7.新教育实验的主张,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

新教育实验,是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目前,也在全国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下环境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仍然只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个必要的乌托邦。而重申教育理想,重建理想教育,恰恰是新教育共同体成员——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追求。在现阶段,这一追求主要体现在新教育人力图实现的四个改变上: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而实现这四个改变的方法与途径,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六大行动

201523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